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2-12-30 11:08:42
責任編輯:黃馨月
12月29日,在第二屆成都都市圈建設論壇閉幕式上,由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和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編制的《現代化成都都市圈發展指數》在蓉發布。
本次發布的指數報告選取包括成都都市圈在內的九大頭部都市圈作為評估對象,成都都市圈綜合評價結果位居中西部地區領先地位,在城鎮化基礎能力、創新驅動與開放發展、同城化縱深推進等方面優勢顯著。
01
立足都市圈戰略作用 科學構建指標體系
都市圈區域是承載我國人口和經濟要素的主要優勢地區,都市圈面積占全國的14%,承載的常住人口比重接近50%,貢獻經濟總量超65%。預計到2035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73%—75%,其中城市群和都市圈區域將吸納全國約23%的城區人口增長。指數構建著眼區域協調發展新要求,立足都市圈作為城鎮化主要空間形態、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一體化發展先行示范的戰略作用,以“城鎮化+高質量+同城化”三個板塊作為指標體系的主骨架。其中,城鎮化水平板塊從發展總量、結構水平、基礎能力三方面展開評價,總體發展質量板塊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和安全韌性的底線思維設置二級指標,同城化發展水平板塊聚焦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指導意見和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相關內容細化重點關注領域。在具體指標項的選取上,研究團隊響應相關規劃和文件提出的量化工作目標,借鑒國內外前沿都市圈評估研究成果,吸收了部分來源可靠、應用成熟的多元城市大數據,力爭實現指標體系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可實施性。
現代化成都都市圈發展指數構建邏輯與指數結構示意。
02
開展綜合與專題評價 “數”讀成都都市圈建設進展
《現代化成都都市圈發展指數》本次選取了成都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九個發展領先、地位突出的頭部都市圈開展指數測算和對比分析。結果顯示,九個都市圈的綜合得分從高到低可以分為三檔,位于頭部的上海大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屬于全能型都市圈,發展較為均衡,處于發展成熟并邁向更大區域協同的階段;成都都市圈建設進展顯著,屬于第二發展梯隊的特色發展型都市圈,居于中西部領先地位,優勢領域具備較強競爭力。
九大頭部都市圈分領域評價結果雷達圖。
城鎮化水平專題評價結果顯示,成都都市圈城鎮化發展潛力巨大,都市圈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為46.4%,增速較全省平均水平高0.4個百分點,都市圈對區域城鎮化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在城鎮化發展支撐方面,成都都市圈交通、市政管網、公用設施投資等基礎設施供給保持較高水平,城鎮宜居便利性較為突出。夜經濟、地攤經濟等多元消費場景有效激發了成都都市圈經濟發展動能,拉動區域內循環經濟增長。
成都都市圈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及與全省、全國情況對比。
總體發展質量專題評價結果顯示,成都都市圈創新引領和開放合作特色顯著,總體發展質量在中西部領先。在創新發展方面,成都都市圈創新績效不斷提高,創新產出和科創平臺資源領跑中西部,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構建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動力引擎。在開放發展方面,成都都市圈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運,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居全國第2位,中心城市會展經濟競爭力優勢突出,奠定“國際會展之都”地位。
總體發展質量二級指標評價結果雷達圖。
九大都市圈航空吞吐量指數。
同城化發展水平專題評價結果顯示,成都都市圈評分位居前列,統一市場、公服共享、合作機制等方面表現較為突出。成都都市圈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合作園區股權分享機制、同城化發展監測機制等多項機制改革有效實施,體制機制深化改革具有全國示范意義。此外,成德眉資四市共同推動生活同城、資源共享,多項政務服務跨城通辦高效落實,加速推進公服資源跨市配置和統籌,協同互補的“朋友圈”日益緊密。
03
強化指數研究意義 助力形成都市圈“體檢—診斷—應對”治理邏輯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2021年以來陸續發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十四五”規劃中,有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明確提出都市圈建設相關內容。多地啟動了都市圈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包括成都都市圈在內的七個都市圈發展規劃獲國家發展改革委函復同意。
都市圈的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動態演變過程,其發展目標、發展策略也需根據內外部環境和自身發展階段變化及時調整。從這一角度出發,開展都市圈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工作,有利于都市圈“體檢—診斷—應對”治理邏輯的形成。指數結果分析可及時監測都市圈發展規劃的實施進展,客觀評價都市圈發展階段和水平,精準識別各都市圈的優勢亮點和短板弱項,服務都市圈建設頂層設計和政策舉措調整優化?!冬F代化成都都市圈發展指數》是國內都市圈綜合體檢的一個樣板,期待未來這一研究工作為建強動能更充沛的現代化成都都市圈提供更多科學支撐。
來源丨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林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38166855 郵箱:msxwwb@163.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