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眉山日報
更新時間:2024-09-25 08:28:25
責任編輯:林琳
仲秋時節,眉州大地生機勃勃:沐浴著明媚的陽光,隨處可見田野平整成塊,阡陌縱橫相連;現代設施大棚內,品種多樣的果蔬郁郁蔥蔥,惹人眼饞;農副產品加工廠車間內,機聲隆隆,一臺臺機器滿負荷運轉;現代化、標準化養殖圈舍內,豬肥雞歡,一派生機盎然的現代農業產業盛景……
新中國成立75年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全市農業農村發展書寫了壯麗篇章。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按照中省市的統一部署,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聚焦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全面推進糧豬穩產保供、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大項目建設、重大會節舉辦等各項工作,廣袤沃野煥發新氣象、充滿了新的希望。去年,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2%、居全省第5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總量連續19年居全省第4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7年增長了十倍多。
八月以來,田間地頭,沉甸甸、金燦燦的稻穗鋪滿了稻田,稻穗在微風輕撫下,掀起層層稻浪,稻香四溢;水稻聯合收割機在稻田里一邊收割稻谷,一邊將秸稈粉碎還田,“精神頭”十足;農民來來往往運輸糧食,確保顆粒歸倉……好一幅美麗的秋收畫卷!
據統計,今年全市大春糧食播面280萬畝,其中種植水稻146.6萬畝、玉米77.8萬畝、大豆32.3萬畝、薯類23.1萬畝。從目前收獲情況來看,預計水稻總產量81.1萬噸,玉米總產量31.7萬噸。
又是一年好豐收,豐收寫在數據里。我市今年小春糧食播面27萬畝、產量7萬噸,其中小麥11.21萬畝、3.1萬噸;油菜籽93.1萬畝、14.29萬噸。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霸诩Z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習近平總書記對糧食生產和安全問題高度重視、十分關心,始終惦念于心、念茲在茲。
2022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深入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了解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糧食生產等情況,并作出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重要指示。作為“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的首提地、四川省糧食主產區之一,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嚴格壓實責任,扛牢糧食安全重任,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加快建設“美田彌望、稻谷飄香、物阜民豐、幸福和樂”的“天府糧倉”示范區,努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更多眉山力量。
認識上清晰,行動上自覺。2022年8月30日,市委五屆五次全會舉行。全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省委工作會議精神,審議通過了《中共眉山市委關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示范區的決定》,進一步凝聚了全市人民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共識。
有共識就有力量。全市上下嚴格落實“長牙齒”耕地保護硬措施,運用“天府星座”衛星,打造“天、空、地、網”立體監測監控模式,為耕地保護配上“千里眼”,不斷完善“天府糧倉”數字化治理體系。全面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提標賦能建設良田,制定全省首個高標準農田建設地方標準和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管理辦法,被確定為省級整區域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試點市。目前,全市高標準農田保有量144.08萬畝,占耕地面積的64.9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如今,在眉山的田間地頭,機械化翻犁、機械化培育、植保無人機、機械化收割……一系列“科技+”操作,覆蓋整個糧食生產流程,農業生產更加智能化,效率也進一步提升,糧食增產增收有了保障。
“經濟作物規模小,產量低,種植分散,品種老化,管理粗放,名優產品不多,產業化程度低,生產基礎條件差,抗災能力弱,生產低而不穩?!边@是1997年眉山農業經濟作物種植的狀況。
知能促行。1998年,眉山制發《關于發展眉山地區經濟作物生產的意見》;2011年,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都市近郊型現代農業的決定》,自此,眉山農業按照“生產集約化、業態多元化、環境生態化、產品高端化、發展高效化”的要求砥礪前行,不斷創新,推進泡菜、竹編、奶業、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做強做優。
企業發展最有說服力。走進東坡區太和鎮吉香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包裝車間內,記者看到,各種自動化、智能化設備飛速運轉,將泡菜分裝成品;設備旁,質檢員正一絲不茍地檢查每一件成品的質量,確保產品品質合格。在經過打包、運輸等環節后,這些剛下生產線的泡菜將被送往全國各地,成為百姓餐桌上一道開胃小菜。
作為“東坡泡菜”傳承代表之一的吉香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吉香居”),創立24年來,在中國泡菜生產研發領域成績斐然,建有“國家泡菜加工技術專業研究中心”,是中國泡菜行業標準獨家起草單位、泡菜國際標準制訂參與單位。目前,已擁有先進的自動化泡菜加工生產線12條,調料生產線4條,產品近100種,全年可加工蔬菜25萬噸,年產值超過10億元,帶動就業2600多人。
據統計,2023年眉山市泡菜銷售收入超220億元,市場份額占全省二分之一、全國三分之一,形成“中國泡菜看四川,四川泡菜看眉山”的產業發展格局。
與泡菜產業齊頭并進的還有竹產業?!百u竹子,純利潤都十多二十萬元?!苯?,青神縣天池村一竹子種植大戶看著自己的竹林基地,心中生喜,“收割后,這些竹材將被統一運往15公里外的斑布健康竹產業園,加工成竹漿紙?!?/span>
近年來,青神通過園區引領、市場拓展,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青神縣竹編產業園區位于該縣青竹街道蘭溝村,成立于2011年。以“打造省級特色產業,建設國際竹編藝術城”為總體目標,建成竹編產業園、斑布健康竹產業園、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熊貓館、竹里螢光藝術館、國際竹產業展覽中心和國際竹文化中心的“兩園三館兩中心”格局。2023年,實現綜合產值約80億元,同比增長14.2%。全縣2萬余戶竹農,戶均從竹產業方面增收2500元以上。
產業發展勢如虹。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都市現代農業先行市建設,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培育壯大“2+3+N”產業體系。竹產業培育形成“竹編、竹紙、竹鋼”等品牌體系,成功舉辦5屆竹博會,建成國家級、省級現代竹產業園區2個,省級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縣1個、竹產業基地11個,實現竹產業綜合產值117億元;著力推動“天府森林四庫”建設,規劃建設“森林糧庫”示范基地20個、現代產業園區5個,“林糧”經營面積達到230萬畝,年綜合產值超160億元。柑橘產業種植面積達106萬畝,產值125億元,帶動106萬從業人員人均增收上萬元,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用好改革這一法寶。要加快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
青神縣青竹街道新光村是抓好改革文章的重要的例證。2022年,眉山青神竹里稻香項目正式實施。新光村位于竹里稻香項目的核心區域,圍繞重大農業項目落地的重要機遇,該村嚴守耕地保護紅線,配套完善“田、水、路、電”等基礎設施,土地流轉率達100%;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傳統文化活動,發揮典型示范引領,已全面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基層治理格局;大力提升人居環境,目前林間步道、機耕道四通八達,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得到100%有效治理。
自我提升,“改”出欣欣向榮。新光村通過流轉、騰退等方式,成功盤活閑置村集體資產和宅基地9處,打造了“稻香民宿”“蕓薹問稻田野餐廳”等新業態,并積極探索“國有企業/社會資本+村集體經濟+農戶”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還建成稻魚稻蝦種養示范區、油菜花海示范區、千畝稻田示范區,年接待研學、觀光、農事體驗游客50萬人次,實現村民就業增收5000萬元。
再把目光聚焦到彭山區。彭山作為全國深化農村改革實驗區,有著怎樣的經驗和成效?
近年來,彭山區以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為抓手,統籌用好中省財政扶持集體經濟項目、宅基地制度改革、“兩權”抵押貸款、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中省改革試驗成果,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不斷破解城鄉融合發展的重點難點。
通過“四步流轉”機制流轉承包地16.5萬畝,集約化發展高標準農田和現代農業,村集體每年收取土地流轉服務費230余萬元。發揮中省財政扶持村項目杠桿作用,整合涉農專項資金3600余萬元、撬動社會資本3000余萬元發展集體經濟,將集體經濟組織納入農業信貸擔保支持體系、探索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等,形成多元化的資金支持機制。還統一將農村集體產權清產核資明確的“增量資產”“閑置資產”確權給集體經濟組織管理,2023年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的22處不動產、12處小水利等產生“溢價”收益200余萬元。
實際上,彭山早在2021年就將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專章納入“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規劃,制發15種參考模式的主要考量是引導集體經濟產業項目向資源發包、資產參股、自主經營等方向聚焦,不斷優化集體經濟結構。在2024年集體經濟倍增計劃中,43個村(含涉農社區)的經營性項目同比增長了33.3%。
推進農業農村工作改革創新的案例不斷增多——彭山區《構建“四機制一體系”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改革經驗,得到農業農村部批示肯定;《眉山天府新區探索三種模式發展服務型村集體經濟》被省委農辦《三農要情》刊發;眉山市“探索國有公司‘四種主體’推進鄉村振興”“丹棱縣‘一元錢’破解農村垃圾治理難題”分別入選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省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鄉村振興越往前推進,越需要改革增動力、添活力。近年來,眉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國省關于二輪土地承包、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農村稅費改革等部署,不斷完善農村生產關系、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同時,以保障糧食安全、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為重點,以彭山、青神全國全省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等為依托,積極探索出了一批眉山模式、眉山經驗。正因如此,眉山農民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美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正不斷鋪展開。
來源 | 眉山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林
信息產業部網站備案:蜀ICP備09029749號-1 眉公網備:51140002000014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號:(川)字第115號 網站支持IPv6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敬請告知!網友在本站發布的信息與本站無關或者不代表本站觀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51120180003 聯系電話:028—38166899 網絡侵權舉報電話:028—38166899 舉報郵箱:346536593@qq.com
分享到